查看原文
其他

当一个“摇滚青年”决定在直播间拉二胡

三联.CREATIVE 三联生活周刊 2023-05-13

镜头前,一个留齐肩长发、着深色袍子的清秀男生,正手持一把红棕色二胡。他左手持弓,右手抚弦,清冽的旋律流淌而出。蓬松的头发、宽松的袍子、冷峻的表情,似乎让这首《琴师》的韵味更浓了几分。这个男生叫周子珺,他发布在短视频平台的这支仅24秒的二胡演奏视频,很快便获得了169万的点赞。

 

“一提到二胡,大家经常会想起《赛马》和公园里拉琴的老爷子。”在周子珺看来,这都是二胡的标签,而他特别不喜欢被贴标签。

 

一如视频里展现的那样,周子珺总是有一点离经叛道,“我喜欢穿中国风的衣服,因为真的舒服方便。而且很多年轻人都不穿,那我偏要穿,我不穿那些潮牌。”这个拉二胡的小伙子总是希望做自己认为正确且让自己开心的事情,比如,把中国人从骨子里喜欢的民乐带到直播间。



让“非视觉”的民乐

跟上时代的审美


今年26岁的周子珺是重庆人,清秀的外表下藏着直辣的性格。很多人刚在直播间认识他时,可能会觉得他的造型是为了博眼球。但其实早在上中学时,周子珺就开始染头发、扎辫子,穿的也是在外人看来有些奇奇怪怪的衣服。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很多同学,直到毕业都不知道他其实是学二胡的。


周子珺


就是这样一个打小外表“摇滚”的少年,如今却在做着有点传统的事情——传播民乐,这着实让人有些“打破偏见”。但其实,二胡本来就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循规蹈矩的乐器。区别于现代电子音乐“点对点”“线对线”的表达,二胡是“千变万化”的,一百个人拉会有一百种样子。两根弦、一张弓的二胡,看着上手不难,但实际并不存在技艺上的天花板,而是要用一生去追求突破,“像顶级举重运动员一样,往往要突破的就是一两公斤的瓶颈。”


从七岁学琴起,周子珺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:每天练琴七个小时。这指的是从琴声响起到琴声结束的有效时间,并不包含任何休息时间,哪怕是喝一口水。几年来,小周子珺从没觉得练琴苦,直到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后,他才发现原来有些时间,是可以和同学打打篮球或者玩玩游戏的。那时他最喜欢的游戏是《地下城与勇士》,里面有一段由很多合成器编排的音乐吸引了他。正值叛逆期的周子珺琢磨着,不如换个乐器玩一玩?哪里想到,与电吉他的偶然相遇,让这个二胡少年在还有一年考大学时,选择了退学。


退学后,周子珺曾在北京玩了一年地下摇滚


是对二胡厌恶了吗?也并没有。周子珺只是在跟自己较劲的过程里迷路了。他需要一些时间,也需要一个机会,重新找到那条发自内心认可、并坚定走下去的路。


从北京回到重庆,爱刷抖音的周子珺无意间看到外婆正跟着短视频学二胡。老人家举着手机,问很是疼爱的外孙,“你知不知道这个老师,很厉害的。”这给了周子珺很大的启发,“连老年人都在通过网络去寻找喜欢的事情和志同道合的伙伴,网络更加能辐射到年轻人。喜欢民乐的人看到同龄人在拉二胡,会不会也更感兴趣?”


当时的周子珺已经开始接触直播,但更多是在直播间里唱唱歌。 有一天,他在直播间里对粉丝说自己准备了一个绝活,“其实我是拉二胡的。”让周子珺意外的是,粉丝们的反响不错。也是在那一刻,他做了一个决定。与小时候不同,这一次他不是因为家人的要求“被动”地选择了二胡,而是真正地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,重新和二胡携手。


周子珺的外婆也喜欢拉二胡,最早也是在长辈们的影响下,周子珺才走上了二胡的道路


从那以后,周子珺常会在粉丝群里问大家喜欢什么歌,然后改编成二胡可以演奏的版本。这并不容易:每个乐器都有自己的属性,发声单元各不一样,而二胡的音域还没有一个专业歌手的音域宽,这给改编和演奏都带来了不小的难度。但周子珺很愿意“迎难而上”,能够改变人们对二胡的刻板印象、传播传统民乐,并在视频中做到兼顾流量和审美,他感到很自豪。


像小时候练琴一样,周子珺对拍视频也有严格的要求,视频和音频一定要同步,要让观众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手法,“这样才不会误导别人”。比如那首最后放出来仅24秒的《琴师》,他整整录了快五个小时才勉强满意,录到最后感觉“眼神都有些涣散”了。


如今,周子珺已经在抖音发布了《起风了》《琵琶行》《秋意浓》《探窗》等百余个作品,累计获得1200余万点赞。曾经,他一年里的线下演出最多只有两三场,现在一个月里的直播却有二三十次。从前一上台就紧张的周子珺半开玩笑地说,自己脸皮都变厚了。


周子珺也发现,自己直播间里的粉丝也“藏龙卧虎”。有的粉丝拉二胡虽不专业,却也有模有样;有的粉丝是美声专业,能达到“开口跪”的程度;还有的粉丝会其他的乐器,经常跟周子珺切磋合奏、“双剑合璧”。


周子珺和@上海高三英语任 连线直播,指导二胡技巧


周子珺知道,直播间里的一个个ID,并不是冰冷的数字,而是和自己一样喜欢民乐、有温度的人。每次直播的时候,他们就像点点星光,汇聚在一起,不仅点亮了他的直播间,也照亮了民乐向前大步奔跑的道路。



四个八拍

足以绽放光芒


4月的一天,中国舞舞者宋一帆结束了硕士研究生的课程,又匆忙赶去录制了一个公益视频,此刻已经是午饭时间。他加热了一根玉米,一边听歌选曲一边仔细地啃了起来。闲暇时为拍摄短视频而选曲是他的习惯,那根玉米则是他午餐的全部。午餐吃玉米、晚餐吃红薯,是他自2015年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后一直坚持的习惯。


生活中的宋一帆


日复一日的饮食管理和练功,无声地证明着当一名职业的中国舞舞者,并不轻松。2020年,一支名为《我的九寨》的短视频,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个努力的小伙子,以及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中国舞舞者。


因疫情缘故,2020年专业舞者们少了很多线下工作的机会,颇感焦虑的小宋经常叫上父亲下楼溜达。有一回父亲正在听歌曲《我的九寨》,宋一帆见他很是喜欢,便挑了其中四个八拍的片段,站在小区门口即兴跳了一段,并让父亲拿着手机拍摄下来。当时他身后还有一位戴着口罩、笔直站着的门卫大叔,和正在舞动、身形俊美的宋一帆,形成了有趣的对比。


宋一帆《我的九寨》舞蹈视频


哪里想到,就是这四个八拍的视频,让宋一帆的抖音一下涨了六十万粉丝。他琢磨着,既然大家喜欢,不如把四个八拍的舞蹈都做成慢动作的教程,打开手机就能跟着学,也是件挺有意义的事。后来,宋一帆的另一个作品《我在草原望北京》也火了,粉丝们纷纷鼓动他开直播。于是,他穿着平时的练功服,架起手机便在家里开播了。


宋一帆第一次开播没多久,直播间里的人数很快就达到了10万。这对舞者来说是什么概念?“在线下演出,剧院最多容纳1500人。站在舞台上看下去,已经是乌压压、满满当当的了。”此时面对的虽是网络平台,但宋一帆知道镜头后面的十万人,都是真实的观众,“相当于面向三个‘鸟巢’那么多的人,像开专场一般,而他们都是为了看我跳舞”。想到这,一阵成就感冲上宋一帆心头。在接下来的五个小时里,他一直重复跳《我的九寨》和《我在草原望北京》,四个八拍,一遍又一遍地跳。他一点不觉得累,反而非常满足。


因为经常使用“一字马”这个动作,

粉丝还送给了他“宋一腿”这个外号


起初,一些同行不太认可宋一帆的行为,认为中国舞本应在剧院舞台上表演,专业舞者不应放下“架子”。连宋一帆的专业老师也有些担心,这些动作会不会太简单、不够专业?这些质疑声给宋一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但一如当年因身材发福被轻视、继而养成控制饮食和坚持锻炼的习惯,面对质疑,要强的宋一帆依然选择了坚持。为了更好地编舞,他经常在洗澡时、睡觉前,放空自己听音乐,在脑海中反复琢磨动作。


有一次,宋一帆穿着西装和皮鞋去参加讲座,结束后在会展中心的空地上即兴跳了一支舞。他本以为观众会对穿着皮鞋西裤做“一字马”感到纳闷,没想到反响出奇得热烈。很多人从宋一帆身上体会到,舞蹈不分场合、随处可跳,可以没有场景和灯光,只要你拥有热爱。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这些视频感受到中国民族舞的魅力,并且愿意去了解和学习这门艺术。当初不认可他的人也开始逐渐改变想法:“一帆当初的‘试错’原来是对的。”


短视频里的宋一帆几乎不说话,更多是用精妙的肢体动作来表达。但在私下里,1995年出生的他却是一个逻辑清晰、开朗健谈的小伙子,对事业和人生也有很多想法和规划。如今,宋一帆已经成立了两所舞蹈学校,学员多是他的粉丝——以及粉丝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,他们都因为他的直播激发了对中国民族舞的兴趣和热爱。一位曾经忙于照顾孙辈的阿姨开始学习后,不再单纯地重复没有自我的老年生活,而是开始寻找真正的自己,眼里有了光。


宋一帆为准备五四歌会连线北京卫视主持人和周子珺


人人皆可舞。不管从事什么工作,只要心有热爱,就可以表达;不管什么地方,都可以是舞台;不管在哪里,自己都可以作为主角,绽放那四个八拍的光。


宋一帆说,《我的九寨》视频里的门卫大叔,如今也已经开了三家龙虾店,还在店里循环放着那支短视频。大叔也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光。 



抖音直播里

那些汇聚起来的光亮


不仅是周子珺和宋一帆这样的民乐、民舞传承人,还有很多专业的院团及院团旗下演员也陆续在抖音直播间开播,其中不乏中国交响乐团、国家大剧院、中央民族乐团等,“高冷”的艺术家们也成了令人倍感亲切的才艺主播。而吸引他们的,是抖音直播坚持为民族艺术创造的优质发展生态。


很多观众通过抖音直播发现了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,也会以送礼物、打赏的方式表示对主播的支持。这些收益等同于线下演出的“门票”,代表着观众对主播和艺术的认可。周子珺说,因为直播得到的人气和收益,不仅让他收获了家人的称赞,也有了底气未来去国外进修。宋一帆则用这些收益创立学校,继续传播中国传统舞蹈。


曾经,民族艺术就像一束光,照亮了这些青年的人生方向,如今,他们也在努力变成这束光,影响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民族艺术。深刻体会到这一点的抖音直播,在5月3日联合新华网、北京卫视,联动文体明星、专业院团、抖音优质主播等,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“你好青春”的五四歌会。虽以“歌会”为名,但更像是一次民族艺术与青春力量的时空对话。


滑动查看更多

“你好青春”抖音直播五四歌会现场


舞台上,从直播间走出的抖音主播们和明星艺人们携手同台,在近30个节目中,重新演绎了传承千年的民族曲调和肆意飞扬的流行新声,用音乐与舞蹈带给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勇气和笃定前行的信心。


整台歌会分为“逐光”“风华”“飞扬”三个篇章,一曲《百凤朝阳》首先拉开了演出的序幕,在中国民乐演奏家吴彤、抖音民乐主播周子珺和川子唢呐的共同演绎下,笙、唢呐、二胡和流行电音创意混搭出了“新国风”,赋予了民族音乐更年轻化的表达。


《百凤朝阳》节目现场


而在《声声慢》清丽爽朗的旋律里,女子室内乐组合“俪人行”、抖音音乐主播夏小夏和舞蹈主播喆喆加油、宋一帆,将舞蹈、唱歌与乐团三种表演形式融为一体,营造出如诗如画的唯美意境。


由于演出音乐要保密的原因,宋一帆和喆喆加油直到录制前都不知道要跳什么曲子。但在现场拿到曲目之后,他们仅仅花了十五分钟便编排出了一套舞蹈动作。两个人都是专业舞者,基本功扎实,也搭配默契,在没有彩排的情况下录制了两遍就全部通过——最终呈现出来的精彩表演让人很难想象,这竟是他们的即兴之作。


《声声慢》节目片段


在精彩的歌舞表演之外,抖音直播也携手一众“青春筑梦人”向当代年轻人送去寄语。老戏骨吴彦姝告诫年轻人们,“风物长宜放眼量,不能以一时的得失来定义自己”;青年演员周冬雨回顾了自己在不同影片中扮演的年轻人角色,表示“人生很短,但青春可以很长”;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则鼓励青年“放手一搏,在人生的赛道上,实现命运的反转”。


生活的美妙之处在于总能让我们发现生命力的光芒。有时,这样的生命力就来自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,来自我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热爱。


面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何保持生命力这个问题,在抖音直播间里,青年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。



策划丨三联.CREATIVE

监制丨沈艺超

微信编辑、设计排版丨韩冰

作者丨吴楠

图片来源丨 周子珺、宋一帆、抖音





*文章版权归《三联生活周刊》所有

欢迎转发到朋友圈,转载请联系后台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